地图: 长乐区社科联 >> 人文拾掇 >> 正文

大夫第的前世今生

http://www.clskl.com 2015-11-09 08:36:48 【字号

       

    文岭镇郑朱村位于金梅路旁,著名的“大夫第”就在该村村口显著的地方。

大夫,古代位于卿之下的官职;第,封建社会中官僚的大宅子。顾名思义,“大夫第”是官宦人家的大宅子。但是与其他地方的“大夫第”不同,郑朱的“大夫第”并不是为了纪念哪一个郑氏官员而修建,更不是一座古厝,它就只是一个门楼。

郑氏族人很是热情,见我一直在门楼旁边流连忘返,便如数家珍地说起忆“大夫第”的历史渊源和郑朱村的悠久岁月。

郑朱村的郑氏一支是在明末由郑瑞岩从福州黄山迁来,名为“东湖郑朱村”,至今40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明朝崇祯年间,有一天,时任长乐知县的夏允彝到梅花办案,路过郑朱村,一眼就看到了郑氏二世郑祖英之墓,便被这墓的风水所折服:只见这墓宛如一只大青蛾,背靠翠绿的小山,对着广阔的东湖正吐着舌头在戏水。于是,夏允彝就顺道到郑朱村探访,只见山青水秀,便觉得这里地灵人杰,日后必出大富大贵之人。

此时,郑氏族长已经召集村里读书人在村口迎接。夏允彝一高兴,就决定在郑朱村口建个门楼。一听县太爷要为村里立门楼,村里的人都蜂拥而来、欢呼雀跃。不久,夏允彝果真派人立了名为“忠门楼”门楼,门楼位于郑朱村口,面朝东湖。因为是知县所建,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为“大夫第”门楼。门楼建好之后,族长请了读书人题了一幅对联“堂朝旺水垂冬令、门接吕湖感夏公”挂在门楼两侧,表达对夏知县的感恩之意。

其实,夏允彝的仕途很短暂,只当过五年左右的长乐知县,后来就再也没当官。再后来,明朝亡国,他起兵抗清,兵败后自杀身亡,年仅50岁。但是,他能在长乐民间留下这么多的传说,可见他不愧是当年由吏部点名表扬的全国政绩突出的七位优秀知县之一。据说,他曾因此受到崇祯皇帝亲自接见,准备授予大官。可惜,他的母亲不幸病逝,他只能回老家守丧,从此与官场绝缘。

一转眼,近400年的时间过去了,“大夫第”门楼就这样静静地站在郑朱村口,迎着日出月落,注视着郑氏子孙的进进出出。正如夏知县所预言,从那之后,郑朱村真得出了不少的大富之人。村里的老人说,过去郑朱村的大厝很多,一栋接着一栋,下雨都不要打伞,只要沿着屋檐走就行。

跟着这个老人,我走在郑朱村里,感受着郑朱村的历史:始建于清朝的郑氏宗祠和大王宫已经修缮一新,在年复一年的岁月里不断承载着郑氏子孙的梦想。老人口中的大厝,也仅剩三座形似八卦的大宅院保护完好,最多可居住200多户、700多人。只是,现在只剩一些老人住在里面,守着当年的荣耀。除了这些古迹,剩下的都是与其他乡村没多大差异的房子。

郑朱村并不大,转一圈其实不需要花多长的时间。但是,等我再回到门楼前的时候,看着我身边一直和我介绍的郑氏老人,我就突然明白了。其实“大夫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如同一种信仰,特别是对郑氏族人而言,即便有多么的自卑或是心烦,只要在门楼那边走一走、摸一摸,心情就会慢慢平和与穆静,逐渐地就找回了郑氏族人的那种自信和自豪。

凭借着这种信仰,尽管历史长河中,不断有着朝代更替、政制变迁,但郑氏族人始终眷守着先祖开拓的这块热土,在这个背山面水的小村庄繁衍生息,并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时代篇章。

郑朱村的好男儿、时任三明市将乐消防大队一中队班长的郑忠华为营救6位被洪水围困的村民光荣牺牲,用他的生命和精神,使“大夫第”更为光彩与显耀。郑氏族人像纪念当年的知县夏允彝一样,修建了郑忠华公园和纪念馆,向后人展示郑忠华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岁月更嬗,世事茫茫。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不断地有郑氏族人为了生计飘洋过海、离乡背井,客寄他国异地。只有门楼依然伫立在东湖边,等待着郑氏族人继续书写“大夫第”的春秋。

但无论是富贵抑或贫困,每当逢年过节,特别是在清明重阳,这些出门在外的郑氏族人,总会回到郑朱村,住一住故居,看一看门楼,为列祖列宗扫一扫墓。因为,谁也不会忘记自己的根是在“东湖郑朱”,谁也不会忘记了村门口的“大夫第”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