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 长乐区社科联 >> 人文拾掇 >> 正文

世美的许氏宗祠

http://www.clskl.com 2015-07-27 10:52:14 【字号

 

    沿金梅路往梅花镇方向,过文岭镇约1000米左右,往右顺小路直行到河里自然村,赫然就见一座宏伟的建筑出现在面前,这就是“梅庄许氏宗祠”。

宗祠,也叫祠堂、宗庙、家祠、家庙,属于古代祭礼场所,祭礼的对象多的则是家族先辈,列祖列宗。换句话说,祠堂往往是一个地方、一个家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是了解一个地方、一个家族最直接的平台。

文岭镇并无以“梅庄”命名的村庄,也无以“梅庄”命名的地方。那么,“梅庄”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寻访了村里的老人,才得知宗祠上写的“梅庄”原来是河里、新园里、海塘下三个自然村的统称,梅庄大都是许姓,乃是福州地区第一位状元许将的后代。

许将,字冲元,以文武之才、将相之略,闻名于宋、金两国,是福建历史上罕见的人才。现在福州城里的状元府、凤池坊、状元境、凤池书院、东山虎园等地名,都是为了纪念许将而命名。后来,他的儿子许份,也高中进士,徽宗器重有加,赐以“世美”匾。其后人因此曾撰写了一幅对联“御匾高悬书世美、玉音远播话冲元”,来铭记祖先的辉煌。

许将出生在福州城东虎园(今晋安区鼓山镇),仁宗嘉祐八年(1063)中状元,他在为官期间,支持王安石变法,兴利除弊;出使辽国,并使辽国撤军;爱民如子,深得人心。政和元年(1111)病逝后,徽宗皇帝亲书墓表“两朝弼亮、翊赞良臣”,葬在了长乐梅花。为他守墓的子孙众多,聚集成村庄,也许这就是“梅庄”的由来吧。

明朝洪武年间,因为筑建梅花城,其后代就将许将的墓迁移到了福州新店镇的涧田村。许将的墓虽然迁移走了,但是当初为他守墓的子孙却爱上了长乐秀丽的山水。特别是梅庄景色优美,周边有着貂山、鲤鱼山、龟山、鹦鹉山等小山,流传着“貂逐鲤鱼走,金龟把港口;福人得福地,金印大如斗”的美丽传说。许氏子孙因此留在了梅庄附近并繁衍至今,现在梅花、梅庄、梅阳、麦朱等地的许姓人家都是许将的后裔。

为了铭记祖宗、敦亲睦邻,许氏后人在明朝嘉靖年间开始修建“梅庄许氏宗祠”,后多次重修。2007年重修后,宗祠焕然一新。面积约为1000多平方米,一楼为宗祠,设有神主龛,徽宗赐以“世美”匾就挂在神主龛上方的横樑上。二楼为“许将史迹纪念馆”,匾额由我国著名书法家赵玉林手书。馆内展示了许将及其儿子许份生平事迹、作品及后人对其的评价。

其实,每次走进一座祠堂,都如同阅览一卷绵长的历史画轴,让人感受到其蕴涵着浓郁的民俗文化、淳朴的传统内容和深厚的人文根基。

许氏宗祠也是如此,但是它与其他地方的祠堂又略微有所不同。相对于其他祠堂的修旧如旧,许氏宗祠则是大胆创新。虽然仍是三进三落的砖木结构大建筑,但却新式旧式相结合,在结构、色彩乃至雕饰基本保持了明代建筑风格上,建构多以砖石和钢筋水泥为主,间以木质架构,再配以外观上的红墙琉瓦,给人古朴凝重、精巧端庄但而又不失活泼大方。

漫步在“许将史迹纪念馆”里,我想,许氏家族能够在严肃、静穆、庄严祠堂里开辟“许将史迹纪念馆”,把握群众对姓氏宗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本身就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和尝试。

难能可贵的是,许氏后人还在村里建了状元亭,重建了明朝嘉靖年间的“百神宫”、清朝同治年间的“九天府”,展示村贤建设美好家园的事迹和村的历史变迁,从而激励后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这些,都是许氏“世美”精神的新继承、新突破,也是今后祠堂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做为主要祭礼场所的祠堂,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以至政治生活中越来越发挥着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封建色彩已逐渐褪去,不少祠堂设有阅览室、展览室、棋牌室、音像室、村史馆等,不断赋予祠堂文化更多的内涵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