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 长乐区社科联 >> 学术研究 >> 研究成果 >> 正文

浅谈姚广孝在“郑和下西洋”中的作用

http://www.clskl.com 2014-07-01 10:26:59 【字号

    姚广孝是明初历史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他不仅策划、参与了朱棣的“靖难之役”,而且营建了北京城、天坛,塑造了永乐大钟;不仅编修了《太祖实录》和《永乐大典》,甚至还影响了甚至了推动了“郑和下西洋”。

一、姚广孝帮助郑和成为了“下西洋”的统帅

下西洋,至少要带走3万人马,因而朱棣十分慎重这个统帅的人选。

据《宁波海州平阳矿流年表》记载:“永乐元年,奉使差官”中,除了郑和外,还有“李恺、杨敏等出使异域,躬往东西二洋等处”。也就是说,同样具备下西洋统帅资格并为下西洋做好了先期准备的人,至少还有李恺与杨敏等人。更不要说后来担任副统帅的王景弘,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时候死在回航途中,正是他带着船队顺利归航,甚至宣德九年(1434),王景弘还有了第八次的下西洋之举。

所以说,担任下西洋统帅的人选很多。郑和只是其中的一个选项,甚至,郑和的条件也不是十分优秀。因为,郑和早先是被进军云南的大将傅友德、沐英等俘获,阉后送到南京皇宫内苑给朱元璋使唤。后来,朱元璋又将郑和等一批小内侍作为礼物赠送给燕王。因此,在疑心偏重的朱棣心里,郑和这样的出身显然无法取得朱棣的信任。

当朱棣犹豫不决的时候,相面大师尚宝寺少卿袁忠彻说了一句话:“郑和姿貌才智,在内侍当中没人可与之相比;为人气度,更无人可望其项背。臣察其气色,诚可任也!”这个袁忠彻正是姚广孝的好友。也正是因为姚广孝,朱棣才认识了袁忠彻。朱棣是聪明人,他知道从袁忠彻的口中说出来的话其实是姚广孝的意思,这就让朱棣坚定了信心。因为他即使不相信郑和,但是他绝对相信姚广孝。

但是,姚广孝为什么要帮助郑和呢?

首先,他们是战友。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发动的“靖难之役”,在开始之初,有一场异常艰难的“北平保卫战”。当时,趁着朱棣带兵远征的时期,建文帝派李景隆率领百万大兵包围了北平。在这种情况下,姚广孝在北平城内严防死守,而在北平城外奋勇当先的正是郑和。郑和在“郑村坝战役”中作战英勇,后来打败了李景隆的部队,解了北京之围。生死与共的经历让姚广孝与郑和走的更近。所以,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这一场“北平保卫战”,在永乐二年(1403),郑和才被朱棣赐于“郑”姓,从“马和”变成了“郑和”。而就在同一年,姚广孝也恢复了“姚”姓,并被赐名“广孝”。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巧合。

其次,他们是师徒。郑和出身于回回教门(即伊斯兰教),笃信伊斯兰教。但是,在永乐元年(1402),郑和却被姚广孝佛门弟子,起法名为“福吉祥”。此后,郑和更是经常以福吉祥的名义出资刊刻佛教经典,分发各个寺院。由这一点来看,可见郑和与姚广孝的关系非同一般。因为伊斯兰教属于“一神教”,有非常严格的教规。

二、姚广孝影响了郑和对“候风港”的选择

规模庞大的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把南京的龙江港作为了制造基地,把江苏太仓刘家港作为了出发点。却又偏偏在船队出发之后又加了一个候风港。

候风港没有选在宋朝及元朝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也没有选择当时东南最大的海上贸易港口——月港,甚至浙江的明州港、广东的广州港都没有被选上。虽然这些都是当时闻名海内外的大港,虽然这些港口都设置了市舶司,不管在补给、训练,还是招收有经验的水手、翻译或导航人员,都极为便利。

但是,郑和偏偏选择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马江!马江位于福建长乐的西面、闽江的南岸,江阔水深,四周环山,东西长,南北短,形状如同葫芦,东北和西北两端分别与闽江相连,水域面积有50平方公里。

但是,如果单单仅凭“水域宽广”这个条件来挑选候风港的话,怎么轮都轮不到马江!国的海岸线漫长,好的良港比比皆是,单单在福建省内就有好几个,比如,月港的水域面积就有将近100平方公里,“市镇繁华甲一方,古称月港小苏杭”一诗更是见证了月港的繁荣。

而在当时,马江却连港口都不是——还是郑和奏请了朱棣,马江才变成太平港。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供给问题:长乐当时全县人口只有6万人,怎么可能供给3万人船队的衣食住行?

这就要提到姚广孝。

姚广孝出生在江苏长洲,但是他的祖籍地在福建长乐。他对父老乡亲十分看重,至少有三件事情可以说明他对家乡、故乡的情怀。

一是在《逃虚子集·卷10》中,录了一首姚广孝写的一首《七夕感怀》诗:“父母已亡周甲子,节逢七夕又伤悲。白头想得垂髫日,乞巧中庭把酒时”,对父母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二是在《明史》、《姚氏族谱》、《逃虚子集》都记载到姚广孝将朱棣所给的奖赏都分给了江苏长洲的乡亲。

三是在《姚氏族谱》中记载,他在永乐九年(1411),曾回祖籍地长乐姚坑修缮祠堂,编修《姚氏族谱》。

既然姚广孝的祖籍地在长乐,作为姚广孝战友和学生的郑和,没有理由不做个顺水人情。所以马江才能够在众多的良港中脱颖而出,变成郑和船队的候风港。

三、姚广孝促进了“下西洋”壮举的继续

永乐三年(1405711,一支27800人的船队驶离南京的龙江港,然后在江苏太仓刘家港集结,又沿海南下进入福建长乐的太平港。然后等到了西北季风,船队便穿过台湾海峡和南海,到达占城,然后再到东南亚各国,最后进入印度洋。因为率领这支船队的正使名为郑和,因此中国历史上称之为“郑和下西洋”。

按照《明史》的说法,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惠帝(朱允炆),但是,郑和自己却说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仁政柔远人”。这些说法都对,但是却也都不够全面。应该说,郑和每次下西洋的目的应该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前期,可能是以寻找惠帝(朱允炆)为重点,但是到了第三次下西洋之后,这个重点就转移了。

关于第三次下西洋时间,有《明史》和《天妃碑》两种说法,但是不管哪一种说法,都没有否认第三次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送各国使臣回家。这就表明,在第三次下西洋的时候,耗资巨大的下西洋活动,朱棣已经有了将其结束的决心。

所以,我们才能解释,为什么这一次的下西洋船队数量与前两次比起来,稀少到只有48条宝船?所以我们也能解释为什么在这次下西洋回来之后,郑和会远赴云南立了《故马公墓志铭》碑。在碑阴上刻上:“马氏第二子太监郑和,奉命于永乐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到于祖宗坟茔追荐,至十二月吉日回还。记尔。”这就表明,郑和自己也觉得下西洋将到此为止,所以他才会亲到墓前向其祖上汇报其下西洋的经过。

但是,为什么下西洋的壮举能够得以继续呢?那是因为第三次的下西洋人员中多了一个姚广孝。

《逃虚子诗集·集补遗》中附录的《姚广孝事迹》,它写到的:“太子读书文华殿后,广孝复以使事出……”,太子读书文华殿的那一年是永乐五年(1407),在这一年之后,究竟姚广孝有什么“使事”?文章里并没有说明。

与这段记载可以遥相呼应的正是长乐姚坑的《姚氏祖谱》,在其中的“姚广孝条目”里,详细记载了姚广孝不为人知的一件事情:这就是姚广孝曾和郑和一起下西洋。族谱明确指出了姚广孝下西洋所走的路线,还特地写了一句话:“事竣,诣阙复命。”这句话也就点出了姚广孝下西洋是朱棣指使的。

姚广孝下西洋的任务之一,很有可能就是朱棣希望了解有没有必要继续下西洋。毕竟许多国家派了使者,有的国家甚至皇帝本人,搭乘郑和宝船并带了其国之特产珍奇,向明朝进贡。这极大地满足了朱棣好大喜功的心理,也和他的志向“明朝大一统”的想法吻合。但是下西洋的巨大支出,又让他对这件事情要不要继续迟疑不决。

这一次的亲下西洋,姚广孝应该给朱棣带回了许多详细的信息。而这,应该就是姚广孝向朱棣“诣阙复命”的内容之一。我们相信,一定是亲自下过西洋的姚广孝的建议,才得以使后面的几次下西洋能够继续下去。

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兵部的刘大夏烧毁了《郑和出使水程》,这就使郑和下西洋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的谜团:为什么要下西洋?为什么统帅是郑和?为什么候风港选在长乐?为什么要去那么多次?等等,等等。随着近年来对郑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郑和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和客观,也越来越觉得对郑和的研究不能局限于郑和个人,应该着眼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人物等各方面的因素。对姚广孝及当时与郑和同时代人物的研究也许是促进郑和研究的一个突破口,也必将丰富和完善对郑和的研究,将是郑和研究的一个有利补充。

作者:姚行亮(长乐市委党校讲师,长乐市郑和研究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