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 长乐区社科联 >> 学术研究 >> 研究成果 >> 正文

文脉连古今 润泽越千年

http://www.clskl.com 2014-06-30 11:05:15 【字号

——关于长乐市公共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公共文化建设是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引领社会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公共文化建设先进地区的长乐市,近年来勇于探索,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发展道路,初步实现了文化领域的总体小康——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完善,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公民基本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为探索和促进县域公共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多年来,长乐市秉持“文化涵养发展”的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建设文化强市、打造人文长乐的目标,将文化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呈现出良好的协调发展态势:被授予“福建省第三批省级文化先进县(市)”称号,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考评分数名列全省第一;经济综合实力持续位居“全国百强”、“全省十强”。

(一)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

大型文化设施构筑优质平台。依据规划布局及项目的不同功能,建成一批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人民会堂、博物馆、图书文献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广播电视中心、少儿图书馆、吴航书院等数十个高规格标志性文化设施的落成,使长乐的文化辐射力、影响力不断增强,为先进文化的展示和传播提供了优质平台。各文博场馆均全面推行免费开放,实现“零门槛”。市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并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和“福建省第十届文明单位”称号;市文化馆、博物馆列入国家二级馆,博物馆获评“福建省十大博物馆建设成果”。

主题文化场馆星罗棋布。利用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环境地貌,兴建众多主题文化展馆与公园广场。陆续建成郑和航海馆、华侨馆、美术馆、进士馆、廉园、陈怀皑艺术人生馆、旅游馆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展馆70余个,形成独特的“博物馆之城”。积极兴建郑和广场、大宏华侨广场、百福广场、古榕广场、南山公园、长山湖公园、鳖潭休闲文化公园、芦际潭公园等市镇村级文化主题休闲广场、公园200多个,打造出一个以城区为中心,辐射乡镇和农村,点线面结合的“半小时文化圈”,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

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全面覆盖。加强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市18个镇乡(街道)全部建有设备良好的综合文化站,总面积达18600多平方米;利用祠堂改建村文化中心126座,新建文化中心139个。其中,潭头镇综合文化站被授予“福建省第七届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示范点”称号。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市图书馆县级中心和18个镇级、40个村级基层服务点全部建成,软硬件配备均已符合国家标准配置要求,覆盖率达100%。市、镇、村三级图书网络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建成市图书馆镇乡(街道)图书分馆和流通点48个、农家书屋252家,“图书大篷车”走遍长乐的农村大地。

(二)群众文化活动生机蓬勃

大型文化活动提升品位。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举办高层次、高规格的市级大型文化活动,以文化营造良好氛围。人民会堂每年承办各类文艺演出30多场,邀请福建省人民艺术剧院、厦门爱乐乐团、东方歌舞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以色列舞蹈团、法国爱乐乐团等国内外知名文艺团体与个人来航演出,大大提升了长乐的文化品位。吴航书院开办“国学大讲堂”,汇聚省内外知名学者,社会反响良好。郑和开洋节、民俗文化节、闽剧艺术节、“感受温暖·爱我长乐”全市文艺调演、“长乐杯”全省闽剧折子戏(唱腔)大奖赛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标志性文化活动,以及结合中国梦宣传教育,开展“百姓舞台梦想秀”、“广场文化下基层”活动,既打造出长乐特色文化品牌,又使市民亲近和参与了地方文化建设,在“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做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社区文化活动促进和谐。开展形式多样、参与广泛、寓教于乐的社区文化活动,以文化促进社区文明。“走进美的小区——吴航街道专场文艺演出”、“航城街道首届社区健身运动会”、“激情广场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闽剧票友俱乐部”社区文艺汇演等市民家门口的群众文化活动,有力推动了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和人际和谐。

农村文化活动增进活力。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活动,把健康文化送到基层。常年开展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文化下乡活动,组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慰问演出”、走进新农村“文化大蓬车”、闽剧加演文明小戏等活动,深入镇乡、村居巡回表演,广受群众欢迎。引导村民自发组织读报评报会和腰鼓队、舞蹈队、舞龙舞狮队、闽剧票友会、伬唱票友会等娱乐团体,壮大农村群众文化队伍。举办民间闽剧艺术节、乡村文艺汇演,吸引农村群众及文艺团体广泛参与,带动闽剧、舞狮、抬阁等民间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围绕名贤文化、民俗文化、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现代元素五大主题类型,开展宣传思想文化“一镇一品”工程建设,推动乡镇文化持续发展繁荣。

(三)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有效

文化遗产保护网络日益健全。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专门成立文物管理保护委员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初步形成市、镇乡(街道)、村居(社区)三级文化遗产保护网络。

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共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97处。全市现有文保单位79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5处、市级71处。三峰寺塔(含天妃灵应之记碑)、漳港显应宫泥塑、九头马古民居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琴江满族村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三峰寺塔、登文道(文石天妃宫)被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持续推进。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传承抬阁、舞龙舞狮、闽剧、评话、伬唱、楹联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公布第一批长乐市级非物质遗产名录共计33项,荣获福建省“闽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航城街道琴江满族村、营前街道黄石村分别荣获福建省“抬阁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舞龙舞狮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琴江抬阁、香店拳、张三丰原式太极拳被列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长乐张氏太极拳、长乐黄酒酿造技艺、长乐马头村闰端阳龙舟竞渡传统习俗被列入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文化创作成果丰硕多样

文艺作品形式多样。运用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弘扬长乐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发动全市民间职业闽剧团,投入“现代文明小戏”创作演出,自编自演《十劝郎》、《醉汉回家》、《好日子》、《婆媳三代》等闽剧现代小戏,群众反响热烈。组织本地文化界人士编撰出版《大爱暖千秋》系列丛书、《长乐文化史纲要》、《长乐历史文化名人丛书》、《长乐文献丛书》、《长乐乡土文化丛书》、《文典中的长乐人》和《中国长乐城市图文细节丛书》等书籍,创作演出大型诗歌舞乐《大爱暖千秋》、大型情景歌舞剧《长山乐水》、民俗音画《长乐乡韵》,征集出版《长乐原创歌曲MTV》,拍摄制作《中国长乐》专题片,生动再现长乐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市民在艺术的熏陶中得到教育。

精品战略硕果累累。大力实施精品战略,打造本土特色优秀文艺作品。长乐市参与摄制的电视剧《郑和下西洋》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长乐艺术家创作的摄影作品《水乡怀想》获福建省第三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篆刻作品《相逢意气为君饮》、《我依然情有独钟》分别获福建省第五届、第六届百花文艺奖二等奖。长乐“爱之声”合唱团代表福州市赴台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合唱节”荣获金奖,代表福建省参加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荣获铜奖,是唯一获奖的县级市群众合唱团,也是福建省在专业合唱赛事上取得的最好成绩。由该团倾情演绎、台湾著名音乐人参与创作排演的原创合唱生活剧《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为航台联手文艺精品创作进行了新尝试。闽剧《长乐公主》参加第四届福建省艺术节暨福建省第24届戏剧会演,一举囊括剧目奖、剧本奖等七大奖项;《救驸马》和《功德碑》分别荣获第八届福建省民间职业剧团调演大赛金奖和福建省第八届“水仙花”展演金奖;长乐市闽剧团新编的古装戏《苏秦还乡》在第五届福建省艺术节上荣获剧目、剧本、舞美、演员四项一等奖及福州市第二届“茉莉花”文艺奖一等奖。小品《应该做的》获“天穆杯”全国第二届“新农村、新文化、新风貌”展演优秀剧目奖。长乐市闽剧团、长乐市向阳闽剧团先后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民营演出团体”称号。

(五)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有序

文化市场治理扎实开展。对文化(文物)、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版权)等部门职权进行整合,在原长乐市文化市场稽查队基础上组建长乐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序列。在全市建立文化市场网格化管理模式,强化对责任区内文化娱乐场所的有效监控;组织开展“扫黄打非”、“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整治、“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长乐市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等专项行动。长乐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先后被授予“福建省文明行业创建单位”、“福州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等荣誉称号。

文化娱乐市场健康繁荣。文化市场呈现出投资主体社会化、服务项目多样化、经营网点城乡化的格局。全市现有网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书店、音像、印刷等文化经营单位400多家(户),从业人员6000多人;民间职业剧团30多个,从业人员1500多人;民间乐队85支,从业人员1100多人。每年进出长乐的各类演出团体200多个,常年在长乐演出的团体100多个,每年戏剧、歌舞演出达6000多场,民间乐队演出达5000多场。文化市场的繁荣不仅丰富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特色与经验启示

长乐市公共文化建设经过这些年的不懈探索和努力,走出了一条结合市情、服务群众、持续发展的道路,其主要特色和经验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借鉴。

(一)主要特色

1、文化涵养发展,彰显文化张力。长乐公共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文化元素渗透在发展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发展的理念上,凝结在固化的设施上,落实在具体的项目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的韵味、文化的灵动、文化的气息,彰显着文化的渗透性和强大张力。这是因为长乐市历届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文化具有价值引导和提升软实力的作用,具有造就人才和铸就灵魂的独特功能,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生产力。正是基于此,长乐市提出了“文化涵养发展”的独特理念,并在实践中切实践行这一理念。在公共文化建设中,长乐不是孤立地看待和发展文化,而是将文化渗透和延伸到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科技和历史等多维面向,促其多元融合、互为渗透、互为促进,推动文化自身以及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包容性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彰显出文化的张力,走出了一条文化涵养发展的独特道路。长乐公共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对文化特性深刻而独到的认识,得益于对文化立市方略的持续推进,得益于文化的延伸发展与融合发展,得益于文化精神力量和内在张力的充分发挥。

2、名人铸就内涵,彰显文化底蕴。长乐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名人,灿若繁星,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来自于悠久的历史,来自于辉耀古今的众多名人。长乐自古就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现代以来,名家大师层出不穷;改革开放之后,更涌现出一大批商贾人杰。凭借名人这一出色而又鲜活的文化载体,长乐的文化历久弥新——名人辈出,延续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名人荟萃,铸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名人滋养,成就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名人效应,推动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由众多名人所形成的名人文化,既构筑了长乐文化的鲜明特色,也彰显了长乐厚实的文化底蕴。长乐公共文化建设正因为拥有名人文化做依托,才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坚实的基础。

3、文化融合生态,彰显文化生机。长乐的文化底蕴源于历史和名人,长乐的文化生机则源于文化与生态的融合。生态资源赋予人们良好的自然条件,文化资源赋予人们优越的人文环境,二者的融合不仅给生态资源注入人文元素,使自然环境具有人文禀赋,而且给文化资源增添自然趣味,更加彰显出文化的生机。长乐依山面海临江,风光秀丽,景致宜人,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在公共文化建设中,长乐将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密切融合,实现生态保护与文化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打造出一系列依托江岸、湿地、森林、村野和果园等自然环境的文化广场和主题公园,使自然环境因文化的融入而充满灵性,文化景观因自然的衬托而充满生机活力。长乐公共文化建设的这一创造性实践,不仅是其公共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而且也为“五位一体”的融合式发展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范本,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4、文化借力海滨,彰显海洋气质。长乐的优势在于海,长乐的潜力也在于海。长乐的文化特质中,蕴含着丰富的海洋因素。面向大海,使长乐人民更早接受了现代文明的洗礼,具备了开放开拓的精神、敏锐的市场意识和宽阔的国际视野。长乐素有“海员之乡”美誉,文化名人冰心自称“海的女儿”。“大爱开明,能拼会赢”的长乐精神,正是这种海洋气质的充分体现。在文化建设中,长乐紧紧抓住这一特质,大力弘扬海洋文化,从城市的标志性雕塑,到许许多多公共文化设施的造型,都彰显着与大海有关的种种意象,并渗透进政府和众多企业的文化形象中。对大海的热爱,为长乐的地域文化打上了深深的海洋烙印,表现出抹不掉的海洋胸怀、海洋情结、海洋性格。

5、侨资民力助推,彰显爱乡情怀。长乐拥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家、众多的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这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富资源,也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长乐积极鼓励和引导他们采取无偿捐建、有偿冠名等方式参与,既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又为他们表达爱国爱乡情怀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有益平台。企业家和华侨们争先恐后,乐此不彼,展现了造福乡梓的拳拳之心。长乐人走南闯北,四海为家,能拼善赢,但家园情结根深蒂固。回归祖地,则与父老乡亲共襄盛举,修建家堂、祠堂、礼堂、学堂、纪念堂和文化中心。海外长乐人虽居世界之远却魂系庙堂,企业家群体“达则兼济天下”,这是长乐人爱国爱乡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精神的真实写照,是对福建精神的最好诠释。

(二)经验启示

1、规划引导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前提。长乐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规划先行、科学引导,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格局。在制定文化发展规划和建设重点文化设施时,认真倾听各方意见,进行充分论证,既增强了公共文化的亲和力、吸引力,确保文化设施建设体现地方文化形象和文化内涵,又切合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打造出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地方优秀文化传统、紧跟时代进步潮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事业良性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长乐的实践表明,加强统筹规划,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前提。推动公共文化建设,必须着力加强规划引导。

2、多元投入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长乐已形成公共文化建设“三三制”模式,即三分之一由政府投入、三分之一由社会捐赠、三分之一由市场化运作。作为福建省著名的侨乡和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之地,努力调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是当地文化工作的重头戏。在保证财政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侨乡和民间资金雄厚的优势,坚持多元投入,广泛发动企业家、海外华侨、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以民间之“金”养文化之“业”,探索出“政府牵头、社会化运作、市场化筹资”的公共文化建设道路,也为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长乐的做法启示我们,加大投入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公共文化建设,是现阶段解决公共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推动公共文化建设,必须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广开渠道、多元投入。

3、品牌塑造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关键。长乐高度注重文化品牌的塑造。按照“挖掘、盘整、弘扬、创新”的思路,努力挖掘悠久的历史和厚实的文化底蕴,坚持历史与现实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景观融合,展示地域文化特色,塑造地方文化品牌。从地方文化特质中,提炼出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文化、群众文化、历史名人、闽剧艺术、进士之乡等凸显特质文化精髓的不同内涵,并注入公共文化设施载体之中,建设了诸多主题公园和特色文化场馆,打造了一系列内涵独特的文化品牌和以“博物馆之城”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品牌,夯实了文化形象基础。长乐的成就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品牌塑造是文化建设的关键。推动公共文化建设,必须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打造一批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提升公共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凝聚力。

4、共建共享是公共文化建设的根本。长乐坚持公共文化社会共建,文化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始终秉持“便民、惠民、利民、亲民”的理念建设公共文化,全力打造“半小时文化圈”,让城乡群众与文化设施相邻而居,实现文化惠民、文化乐民。通过社会互动、城乡互补,城市反哺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改造完善市、乡镇、村(居)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共享平台,推动文化资源向农村和基层倾斜。既调动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社会各界和群众共同参与文化建设,又使广大群众在参与过程中提高了文化素质,享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亲身感受文化发展的益处,实现了保障公民文化权益的根本目的。长乐的经验告诉我们,共建共享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推动公共文化建设,必须真正树立文化发展为人民的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共建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文化才能富有活力和生命力。

5、管理创新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动力。长乐创造了“财政养人、民间养业、市场养馆、开发养护”的公共文化服务“四养”模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转和维护始终保持良好态势。创新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创新,提不出“文化涵养发展”的理念,文化就难以推动发展;没有创新,公共文化建设走不出多元投入的路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就难以持续;没有创新,打造不出体现文化特质的各类品牌,良好的文化生态就难以构筑。不断创新,体现着文化自觉,为公共文化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推动了地方文化的发展繁荣,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长乐的探索使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创新是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推动公共文化建设,必须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增强发展活力,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长乐公共文化建设的做法是可学的,其经验给人们的启示是深刻的。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长乐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

三、公共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清醒认识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是推动公共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放眼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时代特征。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确立了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文化发展的政策举措,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齐头并进、长足发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态势。面对文化作用日益凸显、文化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背景,面对周边县市抢抓机遇、顺势而上的小环境,作为人均GDP逼近10000美元大关的经济强市,长乐公共文化建设与发展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设施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除了提供基础设施,还应提供完善的服务渠道、多元的服务方式,处理好硬件和软件的关系。长乐市文化展馆和主题公园遍布城乡各地,硬件设施较为齐全,但部分设施由于没有专人管理,存在管理不善和多头管理等问题,难以有效发挥其文化服务和社会教化功能。农村地区虽然基本实现文化中心(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农家书屋)、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全覆盖,但“建而少用”、“建而不管”的现象仍然存在,影响了这些设施的使用率。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农村文化设施,部分由于管理服务不到位、设施设备缺乏维护等原因,常常处于闲置状态,面临再度“空壳化”危险。在抓好硬件基础的同时,如何改善管理和服务,确保“管好”、“用好”文化设施,为群众提供功能完善的文化活动空间,是长乐市公共文化建设寻求发展提升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群众文化活动有待进一步创新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要求也不断提高。不同教育程度、年龄、阶层和地域的受众对文化的兴趣和口味各有差别,决定了群众文化需求的复杂化、多元化、多层次化,既要“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形式单一的文化活动无法满足群众需要。长乐市群众文化活动以地方戏为主,其他类型的活动较为零散,如果不在内容上推陈出新并形成常态,使文化服务满足群众不同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需求,就难以激发群众持续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群众文化需求与文化服务供给之间只有形成良好的反馈与互动机制,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才有保证。掌握群众日益多样的文化需求,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实现公共文化活动常态化,是长乐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及文化活动组织者必须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三)文化创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应上,优质文化作品的缺位将导致低俗文化滋生。在全球化背景下,如果不能提供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价值导向正确的优质文化作品,文化市场和思想阵地就可能被外来文化占领。提升文化创作质量是维护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长乐市文化创作产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但弘扬时代主旋律、有时代气息的作品还不多,能代表长乐特色且知名度较高的文化精品还有待进一步打造。闽剧无疑是占据长乐文化作品份额最大的门类,但创作类型略显单一。在全国获奖的文化作品为数不多,在省内获奖的也基本以闽剧作品为主,创作能力相对有限。人才、平台和激励是提升文化创作质量的三要素,培育各类文艺人才和群众文艺团队,打造多元平台催生精品创作,完善奖励措施,激发创作热情,是长乐落实文化精品战略需要持续解决的问题。

(四)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均等化的必然要求。长乐文化人才队伍仍存在总量不足、综合素质不高、年龄结构失衡等问题,中高级专业人才更是紧缺。编导、创作、群文研究、文博、图书、文化创意制作、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等方面急需的专业人才匮乏,制约了长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缺少领头人,文化协管员队伍力量薄弱,文化站(室)工作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难以充分发挥宣传、教育、辅导的作用。许多乡镇(街道)文化站、行政村(社区)都在争抢退休的文化型干部和教师,他们有能力、有精力,是基层文化领头人的合适人选。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如何积极拓宽人才队伍建设渠道,培养引进高水平文化专业人才,多方位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素质,依然是长乐公共文化建设发展提升的长期性基础性问题。

(五)文化传播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信息社会文化发展的多样化、信息来源的多渠道,以及公民文化消费选择权和主动权的增大,对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在公共文化服务中不断拓展传播渠道,促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文化传播力,拉近文化与受众的距离。长乐在信息传输平台构筑上,采用通信服务网络、调频广播网络、有线电视网络、长乐市政务网络、图文传播网络和流动服务等传统公共网络传播方式,与先进的高科技传输手段在技术层面尚未全方位融通。信息整合平台尚未搭建,政府部门与院校、企业、社团等社会组织的文化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如何更大限度地运用现代网络和多媒体科技实现各种文化资源的高效传播,以及跨城乡、跨部门、跨领域的共建共享,增强公共文化对广大群众的吸引力,真正发挥科技对文化的助推作用,是长乐公共文化建设发展提升需要着力突破的问题。

四、公共文化建设发展提升的思路与对策

提升长乐公共文化建设水平,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和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强化阵地意识,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整合、提升、盘活公共文化资源为重点,坚持五个统筹,实施五项工程,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树立特色文化品牌,增强文化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文化需求。

(一)基本思路:坚持五个统筹

1、统筹好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公共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基本公共品,必须由政府为主来提供;社会投入是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必要补充。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必须统筹好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参与为辅,以政府投入拉动和引导社会投入。既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主导作用,建立文化事业财政投入自然增长机制,并重点向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倾斜,又要充分发挥长乐侨资民资充裕的优势,拓宽公共文化建设融资渠道,引导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社会化。

2、统筹好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文化传承是文脉延续的必然要求,是展现文化底蕴的重要手段,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前提基础;创新发展是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生命,是文化得以生生不息和增强竞争力的不竭源泉。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必须统筹好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推动传统与时尚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既要深入挖掘长乐市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富矿,充分利用各类文博场所、教育基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普及教育活动,又要不断充实其内容,创新其形式,赋予其时代性、先进性、娱乐性、教育性和提升竞争力,让历史传统文化重放异彩,让文化雅俗共赏,广受欢迎。

3、统筹好平台打造与内容建设的关系。平台打造是公共文化建设拓展的硬件基础,内容建设是公共文化展示魅力的灵魂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必须统筹好平台打造与内容建设的关系,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丰富的内容充实平台,以完善的平台展现内容。既要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规划一批公共文化设施项目,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文化建设项目,构筑公共文化发展坚实平台,又要更加突出产品供给、服务功能、人才队伍和制度标准等软件建设,促进文化惠民常态化、多样化,为文化强市创造良好基础条件。

4、统筹好优选增量与优化存量的关系。优选增量是加大投入扩大供给,进一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优化存量是提升既有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必然要求。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既要求增加公共文化“量”的供给,更要求提高公共文化的品质。因此,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必须统筹好优选增量与优化存量的关系,坚持两者并重,以优质增量促进存量整合、服务提升,带动公共文化服务再上新台阶。既要着眼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加强重大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提高公共文化品位,树立公共文化品牌;又要针对长乐市公共文化设施基础较好的情况,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示范项目建设,及时总结推广其典型经验,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

5、统筹好惠民普及与价值引领的关系。惠民普及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重在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价值引领是公共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重在“文以载道”,教育引导群众。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必须统筹好惠民普及与价值引领的关系,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促进惠民普及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既要发挥政府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引导作用,从群众最关心、最熟悉的内容入手,回应群众的热切期盼、激发群众的热情参与,满足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又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公共文化建设各方面,不断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引导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激发社会正能量。

(二)对策建议:实施五项工程

1、实施服务提升工程。健全地方性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政策和公共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公共文化建设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公共文化体制改革先行先试,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保障、服务供给、考核评价等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益。建议整合现有文化场馆资源,依托市旅游部门成立专业公司,实行统一管理和市场化营销,使场馆和文化公园与旅游联动,打造精品文化休闲旅游线路,进一步盘活场馆资源,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要通过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施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绩效工资制,进一步激发内在活力、提升服务水平。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新型管理体制,建立由政府、专家学者和社区居民代表参加的管理委员会,增强管理委员会的公共性和广泛性。抓紧制定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鼓励引导各类文化企业、社会机构和个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多元化、社会化。建立群众文化需求调查制度,认真研究不同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推动公共文化供给从“单向输送”向“供需对接、良性互动”转变,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满意度,促进群众文化活动持续健康发展。

2、实施品牌提升工程。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打造一批适应时代要求、具有长乐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以品牌影响力、辐射力和凝聚力带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文化氛围。继续办好郑和开洋节、民俗文化节等标志性文化活动,突出“郑和与海洋文化”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相关活动,提升内涵品质,扩大品牌效应;深入推进“闽剧票友俱乐部”、“现代文明小戏”、“激情广场大家唱”、“书香吴航”读书节等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文化策划与行销,精心打造“中国书画之乡”、“中国楹联之乡”和国家湿地公园等公益文化事业知名品牌。设立长乐文化形象代言人,推动城市文化行销,扩大品牌影响力;设立“全球华人冰心文学奖”和“郑振铎文化学术奖”,冰心文学奖可分设儿童文学研究奖、儿童文学创作奖、儿童动漫游戏奖等子项;设立“长乐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为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更好保障。以申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抓手,充分发掘长乐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长乐特色文化品牌。与强势媒体联手,合作打造特色品牌项目,大力提升品牌知名度。以项目实施的形式,对重点历史文化遗址、红色文化遗址、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传承和开发。

3、实施精品提升工程。建立健全长乐市文化精品创作奖励基金,设置创作题材库、作品库以及文化精品评判标准和评价机制,定期对全市文化艺术创作精品分类进行评选奖励,使更多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得到展演展示。文化精品创作要应时而变,适应新技术、新媒体和新的文化消费方式,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要充分发挥长乐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优势,整合闽剧、伬唱、评话、文学创作等方面力量。着力于当代文化元素的融入,提升二度创作水平,探索互动、体验、参与式的传播方式,创作演出一批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弘扬时代主旋律、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结合长乐城市文化行销的整体要求,探索以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影视、数字出版等全新方式,编撰出版一批以长乐地域特色文化为题材的历史传记、文化随笔、民间传说等精品书籍和其他文化产品。按照精品化要求,深化拓展宣传文化工作“一镇一品”工程建设,打造长乐乡村文化一大精品。

4、实施科技提升工程。数字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文化创新和传播领域的重大革命,有助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水平,强化展示效果,提高传播效率。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健全市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室)互联互通的三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提升服务质量。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融合式发展,夯实文化事业基础,壮大文化产业支撑,以文化产业带动和提升文化事业。利用“网龙动漫”产业的科技优势,实施公共文化设施科技提升工程,采用数字、网络等高科技手段改造各类文化场馆,创新管理方式和展演模式,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的科技含量。积极运用电子出版、数字影视等现代技术,大力发展公共视听载体和服务网站,使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真正成为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群众精神文化新空间。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设立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和数字文化广场等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使文化场馆融入公众生活。以“三网融合”建设为契机,实施移动多媒体建设工程,实现市区和中心乡镇的有效覆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均等性、便利性。

5、实施人才提升工程。坚持文化领军人才与基层人才并重原则。更新人才观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吸引国内外优秀文化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项目引进、服务咨询等方式来航工作。实施优秀文化人才引进计划,建立“绿色通道”和优惠政策,重点引进编导、舞蹈、文博、文化经营管理、体育教练等紧缺人才。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培训计划,依托文化艺术专业院校(系)建立培训基地,采取委培、联合办学等方式,加强基层文化站干部、农村文化协管员、农家书屋管理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业务水平。实施民间民俗文化能人培养计划,发现和培养一批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支持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实施中华文化传承计划,从娃娃抓起,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要求,打好汉字书写基础,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和具有“福建味”乡土文化的熏陶工作。设立文化普及工作者,专门从事以各种互动、体验等方式,普及包括闽剧、评话等在内的传统艺术。结合市情,积极探索建立不占编制的基层文化社工和志愿者队伍的路子,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要特别注重培养青少年志愿者队伍,既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培育潜在的文化市场。


                                                                 课题指导:陈祥健   

                                                             课题组长: 曲鸿亮

                                                             课题成员:     刘小新  王云生

                                                                       陈舒劼   

                                                             执    笔:曲鸿亮      王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