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 长乐区社科联 >> 学会工作 >> 学会管理 >> 正文

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的意见

http://www.clskl.com 2014-06-20 15:17:26 来源:福州社科网 【字号

闽委发〔20077

各市、县(区)党委,省委各部、委、办,省直各委、办、厅、局、总公司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各大学党委: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在中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当前,要深入研究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入研究和回答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所有这些都要求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我省正处在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需要发达的自然科学,也需要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又好又快地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有利于坚持以“四谋发展”为实践主题、以“四个重在”为实践要领、以“四个关键”为工作要求,引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体现时代性,遵循规律性,发挥创造性,增强各级领导把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界作为党委、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不断创造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新业绩。

(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进一步繁荣发展福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蓬勃发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显著加强,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社科知识普及蓬勃开展,重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对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显现,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仍然存在着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学科建设优势不足、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精品成果数量不多、成果转化渠道不够通畅、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和困难,制约并影响着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我们一定要从全省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把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有一个新的更大的发展。

二、加强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四)加强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指导方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我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大胆探索、深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认识真理、发展真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五)加强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基本原则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丰富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汲取思想养分,创造学术精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全过程。进一步加强全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工作,重视做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立法工作,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科研改革,健全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引导机制、调控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坚持以政策为导向、以激励为手段、以管理为保障,努力实现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水平。

——坚持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全面阐发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对于构建扩大对外开放的平台、推动全国区域合作的平台、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平台的独特作用;深入研究在新的历史阶段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为全局作出更大贡献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引领干部群众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目标而奋斗。

——坚持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对外开放,全面加强我省与台、港、澳社会科学界的交流与合作,密切闽台“五缘文化”交流合作,探索“六求作作”的创新举措。加强省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充分运用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船政文化、朱子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交流品牌。大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扩大哲学社会科学国际交流领域,积极吸收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研究方法和管理经验,促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管理的现代化。

三、加强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主要任务

(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教育与研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各级宣传部门、党校、干校、社科联、讲师团、高等院校和社科研究机构的作用,推进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体系的教学、研究和宣传普及工作,积极参与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建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立科学发展观研究基础,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研究,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在福建的生动实践,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和探索,不断把理论武装工作引向深入。

(七)深入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任务,深入研究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对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加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始终保持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社会环境问题的研究;加强闽台交流与合作、构建服务祖国统一平台的重大举措的研究。深入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重大课题研究。充分发挥全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课题项目的导向作用,发挥社会科学研究院(所)、党校和高校研究力量的带头作用,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会、研究会的研究优势,突出福建特色与优势,把握建设与发展规律,努力推出一批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研究成果和精品力作。

(八)切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加强传统学科建设,积极扶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门类以及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形成以基础学科为依托,以重点学科为核心,以优长学科为特色,以应用学科为生长点的各学科协调发展新格局。按照优化基础性研究,强化应用性研究,突出对策性研究的原则,重点扶持具有区域特色和福建优势、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的学科建设。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党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建设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基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增强综合研究能力和决策服务能力。积极选派政治素质好、具有学科带头潜力的中青年专家学者出国(境)深造,积极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

(九)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科普工作合力,提高全社会的哲学社会科学素养和文明素质。新闻出版单位要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哲学社会科学普及作为重要职责,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大众媒体的作用,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哲学社会科学宣传普及活动,帮助干部群众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素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要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普及力度。各级各类学校要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国民教育中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分量。支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走向社会,开展咨询服务。

(十)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的改革。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哲学社会科学宏观管理体制。强化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制定并实施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研究计划。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以重大项目为纽带、以首席专家为龙头、以奖励研究成果为激励手段的研究运行机制。认真落实《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和《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评选奖励办法》,鼓励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机制,建立社会科学研究信息交流制度和研究成果发布制度,拓宽研究成果转化渠道,推动应用性较强的研究成果尽快实现社会化。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走向市场,依法保护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产权。

四、切实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

(十一)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各级党委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委常委会每年要听取一次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工作汇报,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给予指导和实际支持,定期向哲学社会科学界布置安排一批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创造条件。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决策问题上,要认真听取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意见。正确处理思想理论领域的问题,注意区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联系,多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加强市、县(区)社科联建设,充分发挥各级社科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法加强学会、研究会、协会、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和有关互联网站的管理,促其健康发展。

(十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单位的领导班子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国内一流水平、能够引领学科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家;努力造就一批视野开阔、勇于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加快培养一批德才兼备、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思想道德和学风建设,积极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术道德修养,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坚持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自觉维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十三)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投入。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保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经费逐年增加,并不断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多渠道投入机制。认真落实《福建文化强省建设纲要》,加快建设福建人文社会科学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努力改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条件和发展条件,进一步繁荣发展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中 共 福 建 省委

200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