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 长乐区社科联 >> 社科刊物及作品 >> 正文

文典中的长乐人

http://www.clskl.com 2014-07-11 08:32:44 【字号

 

 

--简说《四库全书》《辞海》和《永乐大典》

中国文典繁多,但就其综合性和对后世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的当属清代的《四库全书》和当代的《辞海》以及明代的《永乐大典》。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籍的中流砥柱,是承前启后的“百科全书”。清代出现了康乾盛世,为了宣扬文治武功,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馆篆修古籍,经十年始成。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四库全书》内容基本上保留了《永乐大典》内容,增补和删除明初清初的“百科”内容。当然增删目的,在于宣扬有利于清王朝统治和封建礼教。

《四库全书》承受《永乐大典》的精辟,并加以发扬光大。明成祖朱棣皇帝下令解缙、长乐籍的姚广孝编修《永乐大典》,内容包罗万象,保存了大量的十四世纪以前的文学艺术、史地、哲学、宗教和应用科学等方面的丰富资料。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录60卷,装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长乐的陈全(翰林院编修)陈登、陈仲完和“闽中十子”中长乐的高棅、王恭等参与编撰工作。到了明嘉靖四十一年,《永乐大典》开始重录(现留下的《永乐大典》系重录本或称副本)。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永乐大典》只是原书副本的凤毛麟角。嘉靖、隆庆间依永乐时所谱正本另缮另摹副本一份。正本毁于明亡之际,副本至清·咸丰时也渐散失。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永乐大典》副本大部遭焚毁,未毁的几全被窃走。目前,《永乐大典》副本散落在八个国家和地区,国内总数仅存800余卷四百册左右。1960年中华书局据历年征集到的七百三十卷影印出版。1986年再次影印,增至七百九十七卷。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永乐大典》副本还不到原书的4%,也就是说96%的《永乐大典》副本不知下落。

无独有偶,《四库全书》也经历了同样的厄运。但《四库全书》却完璧归赵。《四库全书》撰写七部,分藏文渊、文源、文津、文宗、文汇、文溯、文澜七阁。文汇、文宗后毁于战火;文源被英法联军焚毁;文澜所存亦多散失,经补抄得全。1934年,商务印书馆选印二百三十二种,名《四库全书珍本初集》。1983年后,台湾商务印书馆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先后印了全书。

清·乾隆篆修“承前”的《四库全书》功不可没。如果没有编纂《四库全书》,那中国历史将何以堪?

清·乾隆修篆的《四库全书》在“启后”方面同样功不可没。

上世纪初(1991年)中国爆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注意的“五四运动”。应该说“五四运动”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于是《永乐大典》《四库全书》也成了冲击、批判对象。但历史上人物事件、社会环境、文学艺术及词语解释等都有可借鉴之处,急需编纂像《四库全书》一样的“百科全书”,于是《辞海》应运而生。193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是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词典,解释用文言文。《辞海》刊行以来曾起过一定作用。但随着国内外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科学文化也有很大进展。建国后,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关怀下,于1961年出版《辞海》修订本,按学科氛围是六个分册出版。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不立传”原则,《辞海》的内容有所增删,补充了现代当代的内容。当前计有以下版本:1979年版、1989年版、1999年版,最近2009年版问世。

长乐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国学的传承,挖掘长乐历史文化积淀,倾力打造长乐文化品牌,支持、指导编辑《文典中的长乐人》。经寻找和挖掘,据不完全统计,《四库全书》和《辞海》中收录长乐名人32位,编纂《永乐大典》有长乐六彦,以及各类文献中长乐名人130余名。正可谓滨海邹鲁,名人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