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 长乐区社科联 >> 学术研究 >> 正文

海上丝路,长乐再写辉煌与骄傲

http://www.clskl.com 2015-07-21 08:46:48 【字号

    长乐,一个直接用“航”为城市简称的地方,可想而见长乐与海洋的关系。正如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在他写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提到的那样,“海者,闽人之田也”,从古至今,长乐与大海的缘分,密不可分。

面朝大海,是长乐的地理优势;港口众多,是吴航儿女创造辉煌的起点。

如今,随着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长乐,这颗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又一次站在历史机遇面前,再写辉煌与骄傲。

航声悠扬,吹动着历史的风帆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擅长航海的传统,让长乐在历史长河里拥有了自己的舞台与天地。

据史书记载,长乐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和三国时期吴主孙皓先后在六平吴航头(今吴航街道)造船,因此,长乐别称吴航。今天,长乐人在海上的光荣,正是从这个时代开始书写的。

唐武德六年(623)的长乐设县,让这个城市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随着“安史之乱”的折腾,中国通往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对外经贸交流重心渐渐向海上转移,长乐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五代十国时期,闽王王审知开辟了甘棠港,长乐迅速成为了当时的对外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之重要港口。至今,长乐的一些地名还保持着甘棠港的痕迹:金峰镇的旧名为“甘棠街”;金峰附近还有棠(塘)下、下棠(塘)、港口、港嘴等地名。

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把长乐的马江改名为太平港,作为航海基地和伺风开洋地,太平港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1405年至1433年之间,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先后七次从这里启航,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十洋成市状元来”,当时,长乐十洋街上往来着海外各国的王公官员、高贾海客,涌动着肤色不同、语言各异的人流,处处呈现一派繁华的景象。

即使在明朝海禁之后,梅花镇依然是朝廷指定的对外琉球贡赐贸易港口,这是“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铁证之一。

清朝时期发生的鸦片战争,中国海禁的大门被迫打开,福州成为了五口通商港口之一。随着1860年英国在长乐营前设立海关、建立码头,扬帆海上的日子渐渐地离长乐越来越远,背负着国恨家仇历史包袱的长乐蹒跚向前。

尽管在这一时期,乃至到整个近现代史,泮野村、感恩村、琴江村等长乐海军世家的出现,以及中法海战等历史事件的接连发生,一方面是长乐人用生命捍卫海上丝绸之路的生动写照,但在另一方面,更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恍如末日烟花的萧瑟背影。

航程初征,激荡着时代的潮流

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下,纺织行业始终是长乐的传统行业之一。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长乐人民翻身当了主人,开始用自己的双手装扮家乡的美丽,敢闯的长乐人民特别是金峰镇人民纷纷集资办起蚊帐厂。1978年,改革开放的东风徐徐吹来,在全市首家纺织企业——金峰凤港针织厂的示范下,不到两年,金峰镇就涌现出3000多台织布机,周边乡镇也跟着纷纷效仿。

如今,长乐纺织业已形成集棉纺、化纤、经编、印染、服装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拥有各类纺织企业8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成为了长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引擎,带动了长乐其它产业的蓬勃向前。

曾将长乐的民营企业比喻为“草根工业”的著名经济学家费孝通先生面对日益发展壮大的长乐民营企业,动情地说:“小草长成大树,小姑娘长大成人了。”

发展,需要提速;发展,也需要转型。

1992年,这是中国的一个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南巡讲话,进一步推进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1992年,这也是长乐的一个春天,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为福州长乐机场动工培土,给长乐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伴随着长乐国际机场“天路”的开通,长乐企业家也开始走出长乐,在全国其它省市纷纷投资兴业,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扩大了长乐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传统产业欣欣向荣的同时,新兴产业也异军突起,明星企业逐一站上世界经济的大舞台。2014年,长乐市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创新、增资扩产、完善链条等方式做大做强传统产业,顺利实现千亿纺织集群目标,跻身全国县级纺织产业三强。

大爱开明、敢拼会赢。一代又一代吴航儿女,努力拼搏,使家乡面貌日新月异,让长乐这座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散发出迷人的光泽,成为了宜居之城、创业福地。

如果费孝通先生再来,他一定会说:“大树已经成为了森林,小姑娘繁衍出了一个兴旺的家庭。”

航路再启,辉煌着未来的梦想

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科学、长远的规划和时代赋予的机遇。那么,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长乐准备好了么?

从中央确定“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以来,长乐市深入挖掘郑和下西洋等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努力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品牌,积极配合国家对外文化交流战略,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修缮与新建了众多以郑和、海洋为主题的公园、广场,形成了一条以郑和史迹陈列馆、圣寿宝塔、琴江满族村、郑和广场、金刚腿、潭头文石登文道、漳港显应宫等重要文化节点组成的长乐海上丝绸之路精品文化圈,不断提升着长乐郑和文化、“海丝”文化的影响力。

随着圣寿宝塔及天妃灵应之记碑、登文道码头等“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入选国家文物局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长乐一系列与“海丝”有关的人文品牌逐渐为世界瞩目:郑和文化、茉莉花茶、纺织产业、显应宫等“长乐名片”,随着风帆的再度扬起,送至世界各地……

央视大型纪录片《中国通史》和《历史的拐点》,先后来到长乐采风,录制了郑和史迹陈列馆、圣寿宝塔、文石天妃宫和漳港显应宫等郑和史迹和海丝遗迹;中央、省、福州市媒体和台湾主流媒体多次报道长乐在“海上丝路”方面的传承与保护,对长乐辉煌的航海历史给予高度的赞扬,给长乐在“海上丝路”中的独特地位一个正面的肯定。

历史选择了长乐,长乐也没有辜负历史的青睐。

以“郑和路·海丝情”为主题的广场群众文艺演出、书画展、摄影展,用漫画形式描绘的“海丝之路,千年吴航”原创漫画展,以“寻找郑和足迹·绿色环保骑行”为主题的旅游推介活动……融入血脉的“郑和精神”和海洋记忆,让郑和精神世代传承、让海丝文化源远流长。而即将召开的全国首届青运会,部分赛事花落吴航,更是让这个城市再一次“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2015516,长乐海丝馆正式向游客开放。这一天也是长乐的第十届郑和开洋节。海丝馆生动呈现了长乐在历史长河里不断“勇于探索、伺风开洋、海国屏藩”的“启航”,在实现中国梦道路上坚定“开放开发、区域建设、美好未来”的“远航”。

跨江海而车水马龙、拓江海以政通人和。

这是承前启后的美好时代,这是勇于进取的梦想时代。福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福州新区建设行动计划(2014~2020年)》,福州新区进入全面推进新阶段。长乐迅速融入其中,鹤上钢贸综合物流园区、首占营前新区、瀛洲炎山片区、临空经济区、“数字福建”产业园、海湾新城、松下港区等七大重点区域一路凯歌,不断掀起建设更加开放美丽和谐幸福新长乐的高潮。

这些点点滴滴,正是长乐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阶段性成果。沿江面海,向海而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下,犹如一颗耀眼明珠的长乐,必然将在“一带一路”这个横贯古今和未来的舞台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