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 长乐区社科联 >> 学术研究 >> 正文

长乐明教堂与宋代理学的渊源

http://www.clskl.com 2015-05-18 09:12:38 【字号

    位于长乐文岭镇姚坑村的明教堂是长乐古代一所著名的书院,遗址至今尚存。在南宋,明教堂培养出姚颖、姚勉、陈文龙等3位状元,姚宗虞、姚子才、姚土自、姚直夫、姚同、姚简中、姚震、姚逢午、姚灼、陈觉伯、林得中、林亚文等十数位进士,可算独树一帜。南宋时期,理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明教堂与宋代理学究竟有没有关系,本文试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一、明教堂的办学理念分析

北宋元祐二年(1087),方子安创建明教堂。南宋绍兴三年(1133),姚能举重建,当时的长乐邑丞吴仲举为明教堂撰写匾号“明教堂”。到了南宋庆元三年(1197),曾任南宋兵部尚书的林采将明教堂迁至现址。

与林采迁址明教堂几乎同时,南宋庆元二年(1196),朱熹为了躲避“伪学”禁,辗转来到长乐,住在离明教堂不远的“龙峰书院”。

姚能举在《姚能举明教堂序》说:“……接圣贤之正脉,修人伦之大本。教乡人以孝,而父子之伦明;教乡人以忠,而君臣之伦明;教乡人以悌,而长幼之伦明;教乡人以信,而朋友之伦明。”林采也在《林采明教堂序》说明:“敦请巨卿鸿儒,教诲生童,阐明三纲五常,令家喻而户晓。教之孝悌,而群臣、父子之伦明;教之序、别、信,而长幼、夫妇、朋友之伦明。”在前后60年左右的时间里,两位曾经主持过明教堂的人,在明教堂的教育宗旨方面一脉相承,反映在了明教堂流传至今的对联之中:“万古纲常扶不坠,千秋教化妙无穷”。

明教堂的这个教育宗旨与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所倡导的“五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高度吻合。朱熹所制订的《家礼》,按其说法,是“以三纲五常为大体”,旨在“明君臣父子夫妇之伦”、“序亲疏贵贱之仪”。

由此可见,明教堂正是两宋时期长乐传习理学的重要基地之一。

二、明教堂的教学人员分析

根据《长乐阜山陈氏族谱》、《长乐潮山姚氏族谱》等资料,明教堂的教学人员有方子安、姚能举、林采、陈有源等人。

姚能举,生于北宋熙宁元年(1068),岳父为北宋名臣陈襄。陈襄与郑穆、陈烈、周希孟被人称为“理学四先生”,因此,理学对姚能举的影响深远。

明教堂的创办之初,“……以为陶熔童蒙之地,作兴斯文之始……成齐家治国之本、人伦风化之原也”(姚能举《明教堂序》)。而曾经跟随朱熹到处游学、又与黄勉斋等人结为好友的陈有源,因羡慕阜山山川之胜和明教堂巨卿鸿儒云集,也曾讲学于明教堂,后又迁居在了阜山,成为了阜山陈氏始祖。随后,阜山陈氏二世祖彬公和三世祖士伟公,也都执教于明教堂(福建长乐阜山《陈氏族谱》)。

姚能举、陈有源等明教堂的教学者正是理学的践行者,“师儒云集,教学有方”;学生也“穷养达施,有意上进”,所以“诵经论文”的风气极浓,相与磋琢、会文切理。特别在林采迁址明教堂之后,也“与义昆仲陈方卿、万卿,与里中俊士结社是堂之中。风雨连床,质经辨义”(林采《明教堂序》)。

应该说,明教堂的教学者不仅成功践行了理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教义,而且还进一步成功践行了理学中的仁义礼智信的宗旨。

三、明教堂的历代学子分析

在不长的时间内,明教堂除了培养出姚颖、姚勉、陈文龙等3位状元,还有姚宗虞、姚子才、姚土自、姚直夫、姚同、姚简中、姚震、姚逢午、姚灼、陈觉伯、林得中、林亚文等十数位进士。另外,据姚坑族谱记载,姚氏子弟在三百多年(11531497)间,入学明教堂未注明中进士而做官的十九人,福州府学庠膳生员,长乐、侯官学生员三十多人。

根据现有史料,我们可以发现明教堂特别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塑造,这与理学家们强调的道德自觉,以“内圣”为根本的立身原则不谋而合。

姚勉,宝祐元年(1253)状元。他学识渊博,富有文才,对程朱理学研究很深,曾被清文化殿大学士朱轼誉为“五盐之杰出者”。在理学的教导下,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宝祐4年(1256),他上书弹劾丁大全、袁玠等,指控丁大全等“朋奸罔上”,规劝宋理宗予以严究以伸国法,整个朝野为之震动,然而姚勉也因之被罢官。后来,姚勉再度入朝为官,借与太子讲《周易》之机,针贬贾似道,又遭贾似道罢黜。姚勉在其为官任上,两次斗奸相,也两次被罢官,然而其忠耿却受到朝野称赞。

陈文龙,咸淳四年(1268)状元。他是南宋著名的抗元英雄,被林则徐誉为与文天祥“隆名并峙”。明教堂内“读书处”3字,乃陈文龙中状元后回家省亲时所书。另外他还撰写了《元台碑记》、《元台碑铭》和《明教堂赞》,给明教堂以极高的评价,遗文刻石至今犹存。

与陈文龙同科的还有一个叫陈觉伯的进士,后闻厓山海战中,陆秀夫抱着南宋末帝昺投海死,他也绝食身亡,气节可嘉。

综上所述,理学作为南宋时期读书人的纲领性文件,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在明教堂中得到了贯彻与落实。可以说,地处偏僻的明

教堂,之所以能培育出众多出类拔萃的人才,与其践行和弘扬理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